咨询电话:15502484598
所在位置 首页 > 新闻中心

双龙山墓园:于双龙环抱间,守护生命的静谧回响

浏览数:615  更新时间:2025-08-10
双龙山墓园坐落于城市东北部的生态保护区边缘,距离市区仅半小时车程,多条景观公路直达园区,沿途风光旖旎,让祭扫之路成为一次亲近自然的疗愈之旅。园区所处的双龙山脉,海拔适中,视野开阔,登高可远眺城市轮廓,俯瞰则见溪谷蜿蜒。山间常年云雾缭绕,清晨时分,薄雾从山谷中缓缓升起,漫过苍翠的松柏与整齐的碑群,宛如仙境;黄昏时分,夕阳为山峦镀上金边,余晖透过枝叶洒在墓碑上,温暖而肃穆。这种 “闹中取静、离城不离尘” 的地理特质,让逝者既能远离都市的喧嚣,又能与亲友的生活保持恰当的联结。
踏入园区,便被扑面而来的自然气息包裹。双龙山的原生植被保存完好,百年古松、珍稀乔木遍布其间,与人工栽种的玉兰、海棠、紫薇等花卉形成多层次的生态景观。春季,山樱与连翘沿着山脊次第绽放,粉白与金黄在绿意中跳跃;夏季,竹林繁茂,清风过处,竹叶沙沙作响,送来阵阵清凉;秋季,柿子树与山楂树挂满红果,漫山的黄栌如火焰般燃烧;冬季,雪落枝头,整个墓园银装素裹,唯有松柏的墨绿点缀其间,更显宁静庄严。园区内特意保留了多处天然奇石与溪流浅滩,石上青苔遍布,溪中鱼虾浅游,让自然的野趣与生命的气息在此交融,仿佛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 “生生不息” 的哲理。
双龙山墓园的人文营造,始终围绕 “尊重生命、传承记忆” 展开。园区以 “双龙护佑,福荫后代” 的传统意象为核心,打造了多处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景观:入口处的 “双龙照壁”,以浮雕工艺再现双龙戏珠的经典场景,寓意吉祥安宁;中轴线的 “思源大道”,两侧分列着二十四孝故事石雕,既传递着传统孝道文化,也为来访者提供了沉思的空间;山顶的 “望乡亭”,可供家属登高远眺,寄托 “逝者望乡,生者思念” 的绵长情谊。
在墓碑设计上,双龙山墓园兼顾传统习俗与现代审美:中式碑区采用青石、汉白玉等材质,雕刻着梅兰竹菊、山水楼阁等经典纹样,古朴典雅;艺术碑区则邀请知名雕塑家量身定制,将逝者的人生故事融入造型设计,或为一把小提琴,或为一本翻开的书,让墓碑成为独特的生命纪念碑;生态葬区更是创新推出 “树葬”“花葬”“草坪葬” 等形式,逝者的骨灰与草木同眠,墓碑化作一块刻有名字的鹅卵石,真正实现 “入土为安,归于自然”。
服务的温度,是双龙山墓园最动人的底色。园区组建了一支由殡葬礼仪师、心理咨询师、园艺师组成的专业团队,提供从 “生前规划” 到 “身后关怀” 的全链条服务。对于提前规划的客户,可预约 “生前探访” 服务,在专业顾问的陪同下了解园区环境与服务细节,提前为自己或家人做好安排;安葬仪式上,礼仪师会根据家属的信仰与需求,定制包含净手、献花、诵读等环节的仪式流程,让告别充满尊严与温情;日常维护中,园艺师会定期为墓碑周边的植被修剪造型,保洁人员每日擦拭墓碑,确保每一处都干净整洁。
为方便现代家庭,双龙山墓园还开发了 “云纪念” 系统,家属可通过 APP 为逝者点亮虚拟长明灯、敬献电子鲜花,还能上传逝者的照片、视频与生平故事,生成专属的 “生命纪念册”。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身处外地的亲友,园区提供 “代祭扫” 服务,工作人员会按照家属的嘱托,代为献花、擦拭墓碑,并实时发送现场照片与视频,让思念不受距离限制。此外,园区每年都会举办 “生命文化节”,邀请专家开展生死教育讲座、组织家属种植纪念树,用温暖的方式帮助人们正视离别,学会与过往和解。

版权所有:双龙山公墓    地址:沈北李千户镇大会村,看墓预约电话:024-31297709,经理手机:15502484598,   免费参观车,上门接送   ICP备案号:辽ICP备2022001954号-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• 关于
  • 产品
  • 咨询
  • 首页
  • 返回顶部